招生考试网
学历类| 阳光高考 美术高考 研究生 自考 成人高考 专升本 中考会考 外语类| 四 六 级 职称英语 商务英语 公共英语 日语能力
资格类| 公 务 员 报 关 员 银行从业 司法考试 导 游 证 教师资格 财会类| 会 计 证 经 济 师 会计职称 注册会计 税 务 师
工程类| 一级建造 二级建造 造 价 师 造 价 员 咨 询 师 监 理 师 医学类| 卫生资格 执业医师 执业药师 执业护士 国际护士
计算机| 等级考试 软件水平 应用能力 其它类| 论文 驾照考试 书法等级 少儿英语 报检员 单证员 教案 专题 考试资讯 文档
 3773考试网 - 公务员考试 - 国家公务员考试 - 试题辅导 - 正文

国家公务员2014考试行测:联想跳跃阅读法

来源:华图 2013-10-15 9:36:39

 人的正常阅读速度是每分钟150——200字,而近年的“言语”材料较之以前有增长的趋势。针对这种情况,考生在备考时首先要做到的就是掌握“阅读的方法和技巧”——只有掌握了“阅读的方法和技巧”才能“赢得时间”,才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的“任务”。基于此,本文主要阐明的“快速阅读”的技巧和方法是“联想跳跃阅读法”——对于给定的材料不是每一个字都要“读”,而是根据给定的“材料的特点”或者“提示性信息”通过“联想”达到的一种“跳跃式”阅读的方法。

  例题一:按照近代政治学理论观点,共和含义比较广泛,涵盖着民主概念。具体来说,共和国相对于君主国而言,凡是非君主制国家便是共和国,共和国在历史上分成贵族共和国和民主共和国。应当说,这种政治理论观点可能适用于近代国家情况,但不合乎古代政治观念。共和国概念源于古罗马,在西塞罗的著作中共和国基本上相同于城市国家,用来表示一种国家形态。

  对这段文字主体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( )

  A.共和含义比较广泛,涵盖着民主概念

  B.共和国的概念在古今有所不同

  C.凡是非君主制国家便是共和国

  D.共和国在历史上分成贵族共和国和民主共和国

  对比选项发现四个选项强调的重点有所不同。然后,看到材料一开头就提到了“近代”——这是一个表示“时间、时期”的词语,考生朋友应该立即联想到材料中有没有“现代或者古代”?因为汉语表达的习惯——提到“时间”要么是陈述事实、引入话题,要么想表示“对比”。而在“公考•言语•片断阅读”给定的材料中,所给的时间词多数表示“前、后”情况的“对比”。所以在例题一中,看到“近代”这个词,应该马上联想到材料中应该有“现代或者古代”,果然“联想式跳跃”到下文中的表示时期的时间词——“古代”,这时就很快判断出材料的逻辑结构——由“近代”和“古代”两个时间词引导的一个“并列”的行文结构,答案也就很快选出来B。

  例题二:孔子尝曰:“未知生,焉知死?”生与死自孔子时起便是中国人始终关注的问题,并得到各种回答,尤其在汉代,人们以空前的热情讨论这两个问题,不仅是出于学者的学术兴趣,亦出于普通民众生存的需要。然而,正如孔子所说,在中国思想史上,对生的问题的关注似乎远胜于对死的问题的追问。有时候人们确实觉得后者更重要,但这并非由于死本身,而是因为人们最终分析认为,死是生的延续。

  这段文字的核心观点是( )

  A. 孔子关于生死的看法对中国人产生深远影响

  B. 生与死是中国思想史上长期受到关注的问题

  C. 中国人对生与死的问题的讨论实际以生为旨归

  D. 对生死问题的不同答案源自讨论者的不同观念

  原文中的第一句话:“孔子尝曰:‘未知生,焉知死?’”这句话的意思是:“生的问题”还不清楚,怎么研究“死”呢?意即对“生”的问题的关注、研究,是关注、研究“死”的问题的前提和基础,所以材料的第一句话就点明了主题显然是围绕“生、死”并侧重了对于“生”的问题的关注。四个选项中,选项A、B、D三个选项中的“生、死”都是并列结构,即两者都关注;而选项C中“生、死”中侧重于“生”——与材料的第一句话吻合,答案直接选C即可。300字左右的材料,大家只需要读10个字,并弄懂“未知生,焉知死?”的意思即可;其他的内容都是在“联想(后面的内容一定围绕这句话展开论述)跳跃(大致浏览一下,意思没有跑偏即可)阅读”中——大概10秒钟左右完成的。

  综上所述,阅读时一定要明确“提高阅读速度”的目标,进而掌握、熟练而灵活地运用“联想跳跃阅读”的方法,在备考中不断实践、分析、总结、提升,相信大家一定会有惊喜的收获!


国家公务员2014考试行测:言语题条件复句用法
国家公务员2014考试行测:"标点符号"是提示
国家公务员考试2014年行测备考:必用代入排除的题型
国家公务员2014考试:数量关系不得不说的黄金分割之美
国家公务员2014考试:战国时期的排列组合智慧
国家公务员2014年考试行测:真假推理技巧
国家公务员2014考试行测:数量关系备考四级跳
国家公务员2014考试备考:排列组合“双手遮天”
国家公务员2014考试申论热点:长假还要不要
国家公务员2014考试申论热指导:中国特色
2014浅谈中国特色公考录用制度对申论考试的启示
国家公务员2014考试:申论不再是不可逾越的鸿沟
国家公务员2014考试申论万能八条具体应用
关于印发《公务员录用体检操作手册(试行)》有关修订内容的通知
关于公务员录用体检特殊标准(试行)
  • 上一个文章:
  • }
   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
   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,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.
    ②本网转载的文/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,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.
     


    | 关于我们 | 联系我们 | 版权申明 | 网站导航 |
    琼ICP备12003406号